新劍郎──滘西洲神功戲 (一)

三月十七日是個特別的日子,我們有幸跟隨粵劇名伶新劍郎先生(行內人都叫他田哥),到西貢的滘西洲觀看一年一度的神功戲。千萬不要被「神功戲」這個名字嚇倒,其實這也不過是本土的傳統,是老百姓酬謝神恩的節慶活動之一。

田哥跟我們說,滘西本來只是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漁村,不過每年的洪聖[1]誕,村民都會大肆慶祝,就算現在很多村民都已遷到市區,甚至移民外地,每年的洪聖誕,他們總會扶老攜幼回到滘西賀誕。

我們五時多到達西貢碼頭會合田哥,準備坐專用的免費街渡到滘西。船準時六時啟航,同船的還有演出的樂師、龍虎舞師和其他去看戲的人。

粵劇的表演者,包括演員、樂師等,大多是自由身工作,有演出的時候才會「埋班」,所以每次的演出也會有不同的表演組合。但是滘西新群英劇團這個班底的主要成員,原來已經做了七年也沒變,真是難得!

在船上我們還跟一個去看戲的嬸嬸聊起上來,她雖然不是島上的居民,但是每年都必定前來捧場,甚至為了要看演出而向公司請大假!她說喜歡看滘西的神功戲,除了因為演出班底好,還因為島上的氣氛很舒服、村民也不計較。

我們發現田哥的手提袋中有一本釘裝書,就問他那是不是劇本。他說是,還立刻拿出來讓我們看。我們一打開劇本,不由得叫了一聲「嘩,字寫得這樣密,怎樣看?

田哥跟我們解釋,這是古老的泥印劇本[2],是用特別的墨把字寫在紙上,再印在泥板上,然後再用紙拓印出複本來的。但隨著新的印刷方法出現,這種泥印已經差不多失傳了。
半個小時後,田哥忽然指著前面說﹕「快到了,看到前面的戲棚嗎?」我走到船頭一看,見到岸上豎著大花牌
[3],旁邊有一個用竹材搭建的戲棚,外圍都掛滿了彩旗和花牌,雖然天色未暗,但已燈火通明,好不熱鬧。

到了岸上,更是目不暇給。整條小街上,每戶人家的門前都豎立著一個個五光十色的花炮。田哥說花炮代表好兆頭,每年村民都會在正誕那天抽花炮,抽到之後就會放在家中保平安,留待下一年再拿出來抽。

不過我也覺得奇怪,明明這些東西就是一個個塔的形狀,為何會叫做「炮」呢?後來才知道,原來花炮原本不是抽籤得來,而是要「搶」回來的。以前主持神功儀式的人會把一塊小竹片用橡膠彈上半空,就像「發炮」一樣,搶得竹片的人,便可以把「炮身」(即一尊神像)迎回家中,後來因為安全理由才改用抽籤的方法來分配花炮[4]。現在我們看見的塔狀花炮,其實是裝飾,重要的原來是中間放著的神像呢!


滘西整個小村落給人一個親切溫馨的感覺,剛上岸就已經聽到不少噓寒問暖、村民打招呼的聲音;戲棚前的空地,又有不少小攤檔,售賣不同形式的節慶用品(例如風車和小吃),也有村民擺賣甚有漁村特色的自家海味。

戲棚的位置就在碼頭的旁邊,舞台是對著洪聖廟,因為神功戲就是做給神看的,又怎可以不讓洪聖爺欣賞呢!

原來滘西的洪聖廟大有來頭,是香港的法定古蹟,估計已經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。廟宇不僅是百多年來漁民祈福求平安的地方,更有著團結地方社群的社會功能,就如每年一度的洪聖誕。在2000年,古廟曾經進行修復工程,以保護建築及其中的文物,這項工程還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「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傑出項目獎」呢!



[1]洪聖是唐代的廣利刺史,本名洪熙。相傳他熟悉天文地理、觀測天氣,為漁民商旅減低出海風險,因此被後世尊為海神「洪聖爺」,並為他興建廟宇。

[2]上世紀三十年代,戲班演出頻繁,對劇本需求和流通大增,當時要複印一份劇本給不同演員,便採用簡單原始的塘泥印刷。方法是用毛筆抄寫的原稿鋪在塘泥上,將文字刮到塘泥上,再在上面鋪紙,把字拓印在紙上。這種方法簡單卻花時間,平均一個劇本四十頁,每次印十五份,要一至三天工夫。泥印劇本盛行於三十至七十年代,逐漸被油印及影印所取代。

[3]演出神功戲時,主會、親友及觀眾常送花牌給值理會、班方及演員。花牌多掛於戲棚內外,用以祝賀演出成功。在戲院演出時,致送花牌的風氣亦盛。(資料來源﹕粵劇合士上)

[4]資料來源﹕粵劇合士上


2 則留言:

Fay C. 提到...

光看照片就覺得好 fascinating......

好美

港大粵劇教育 提到...

對,現場看到的更是難忘呢!
所以有機會你也應到戲棚去看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