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劍郎──滘西洲神功戲 (二)


我們跟著田哥到後台準備更衣化妝,現代的劇院後台我還去得多,但到傳統的戲棚後台,我還是第一次呢!我們從衣邊[1]進後台,走過又長又窄的走廊,走廊兩邊分別是老倌的私人化妝間和衣箱。主要演員都有自己的空間,即是箱位,用布遮隔著,田哥的箱位在走廊的盡頭,也就是在雜邊。不過因為田哥要先更衣,那我們就先到外邊去吃晚飯。原來吃飯的地方也是用竹棚搭建的,就在小街一旁,廚師就在岸邊炒菜,從遠處走過去已嗅到陣陣香氣,還未吃就已經覺得美味了。




我們吃過飯後回到戲棚的後台,田哥已化好了妝,正和提場[2]全哥討論稍後的演出安排。他們言談間說起笑來,說有人覺得這幾天的演出都很「文」,不夠武場,於是全哥說不如來一個「武俠紫釵記」,安排李益跟黃衫客打起上來!哈哈,他們就連說笑也是圍繞著演出,真有趣!

七時二十分左右,距離演出還有十分鐘,田哥開始裝身,即是穿戲服。因為那天是第一天的演出,所以會先演出例戲[3]《六國大封相》,所以田哥的第一套戲服就是「大扣」(讀音「大靠」),是元帥穿的衣服。

原來粵劇的服裝是很講究的,而且穿戴也有一定的程序,難怪每個演員也要有一位專人幫忙穿戴和整理服裝了。這些專人,戲行人叫他們「衣箱」。大老倌都會有一個私人的「衣箱」,就好像私人秘書一樣,他到哪裡演出,這個「衣箱」就會跟到哪裡;其他較次要的演員就通常會共用「衣箱」。

裝好了身,還未到正式出場的時候,田哥就爭取時間看劇本。而其他演員也整裝待發,後台的走廊頓時熱鬧起來,本來都在箱位裝身的演員都走出來,各有各忙。有的人忙著看提場紙,看看自己要在哪幾幕出場;有的人到雜箱取道具;有的人互相幫忙整理戲服;有的人到「師傅位」上香……

這裡要解釋一下,提場紙(提綱)其實就是寫了演員出場次序的場次表,上面還寫了每一場有甚麼道具等等,所有人就是依據這張紙上寫的來做事。所以放提場紙的提綱位就經常堆滿人,爭相查看,以免演出有所錯漏。


「師傅位」即是供奉「戲神」的地方,南方的戲班有好幾位戲神,例如華光先師、田竇二師和張騫師傅等。而這一班供奉的就是田、竇二師。



用來放「師傅」神位的箱叫做「師傅箱」或者「神箱」,是很神聖的,所以女性千萬不能坐在這些箱上,工作人員特別在箱上寫上了「女士不准坐」的告示(雖然寫錯了字…)

到了快開場的時候,提場全哥在後台忙得不可開交,在走廊提醒演員們準備出場。「仲有一分鐘,賀壽企位!」一分鐘後,準時七時半,只聽見噼噼啪啪的炮竹聲,鑼鼓聱繼而響起,要開場了!

我們站在虎度門一旁看著演員們進進出出,就在田哥「等場」(在台邊準備出場)的時候,我忽然有一個小發現!

這是我第一次在這麼近距離看見「大扣」,我發現好幾個演員的「大扣」,在肩膀位置都縫上了一隻布老虎,我想這大概是因為老虎代表了勇猛,所以就會縫在元帥的衣服上。不過這隻老虎的樣子好像在笑一樣,而且眼睛大大的,我說牠是可愛多於勇猛!

我們站在虎度門看戲,跟平時在觀眾席看戲很不一樣。

我們站得非常接近樂隊,那些鑼鼓其實真的有點吵耳。可能是不太習慣吧!所以只消一會就已覺得耳朵嗡嗡作響。下次還是不要站得太近 :p

趁演員們在外邊演出的時候,我們趁機跟田哥的衣箱師傅聊天。我問他熨衣服的箱上夾著那張紙寫的是甚麼,原來那是寫了每場戲分別要預備甚麼戲服,那麼就不會弄錯了。

我知道粵劇的戲服都是演員們自備的,而且十分昂貴,那麼究竟要怎樣保養呢?要拿去乾洗嗎?叔叔說戲服洗了就會變形褪色,所以是從來都不會洗的。這真把我嚇了一跳!天哪,演員每次演出都汗流浹背,不洗的話不就很髒了嗎?叔叔拿著手中的戲服問我「這件你覺得它髒嗎?已穿了十幾年了。」看起來其實又真的不覺已經這麼舊,而且水袖還是雪白的。「演員的戲服下面都會先穿長袖的內衣和長褲「打底」,所以戲服就不會容易弄污了。」叔叔繼續說。

他告訴我們,最外一層的戲服例如海青和扣等,穿完只會晾出來吹吹風,然後就可以熨平放回衣箱裡。因為真正穿上的時間其實很短,所以可以穿很多年也不覺殘舊。





[1]粵劇後台分為衣邊和雜邊,台左是衣邊,主要放置衣箱;雜邊在台右,用來放道具靶子。

[2]提場是後台工作人員的中心人物,負責在演出前分派劇本。他要根據劇本寫一張「提綱」,其中列明每場戲的布景、道具、演員扮演的人物、出場次序及演員上場的鑼鼓點;並須經常奔走於後台,提醒各演員穿著戲服及出場。(資料來源﹕粵劇合士上)

[3]每台戲例必上演的經常儀式及劇目。「神功戲」演出的例戲包括《碧天賀壽》、《六國封相》、《八仙賀壽》、《跳加官》、《天姬送子》、《封台加官》及《破台》(即《祭白虎》)等。(資料來源﹕粵劇合士上)




沒有留言: